正因为有“戎”之牺牲,才需“祀”之缅怀;而“祀”之传承,又反过来巩固了“戎”之意义。

施孤起源于南宋末年,三万女子留潮汕,十万战士葬伶仃。

十八万战士全部战死涯山,尸体漂浮海面,在南宋遗民码头的海边进行施孤,几百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为的就是纪念先人。

敬“宋大元帅”。

是忠,是对国家英雄、历史大义的崇高致敬,是“不忘来处”的根脉。

拜“百姓公嬷”。

是仁,是对无名百姓、孤苦亡魂的普遍慈悲,是“恤悯众生”的胸怀。

忠仁合一,上下同祭,“民本思想”与“家国情怀”在这一仪式活动当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历史记住了王侯将相,而百姓记住了百姓。

‘百姓公妈’的存在,是这一方土地,对底层生命最深沉的哀悼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