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区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有着施孤又叫普渡的活动,这是对敬畏生命的慈善仪式。

施孤又称“普渡”,是潮汕地区在农历七月,举行的祭祀活动。

旨在祭拜无主孤魂,体现潮汕人敬畏生命、怜悯众生的情怀。

活动源于唐朝,宋代以来逐渐盛行。

分为“公普”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和“私普”各村自定日期。

是宗族文化中“睦邻、行善”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施孤仪式的筹备,由宗族与村委会共同负责,年轻人积极参与。

搭建普渡坛、悬挂“盂兰盆会”横幅、摆放灵位,也就是“男孤魂之位”“女孤魂之位”“儿童男女孤魂之位”。

准备祭品的白米、粿品、水果、纸钱、衣帽、竹笠等。

祭品由各家各户自愿捐赠,年轻人负责收集、整理、摆放,在供品上插上黄、绿、红三色三角纸旗,写上“盂兰胜会”“甘露门开”等字样。

仪式当天,邀请和尚、道士念经祈福,随后进行“抢孤”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