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好莱坞大地震,影响力破圈

理工科女大就是这样。

如果不是被江东特招,按照陈嘟灵原本的专业方向和职业路径。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毕业后,她将来很有可能会从事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工作。

她最近还喜欢上了刷新闻跟论坛。

“他才华横溢,英俊多情.

他执导的电影,成功进入影史TOP5!

他执掌的制片公司,正在俯瞰好莱坞六大巨头!

他不是闯入好莱坞的挑战者,而是重建秩序的东方传媒帝王.”——《好莱坞报道》

“亚洲流媒体时代的规则制定者,世上最具潜力的三十岁以下超级富豪!”——《福布斯》

“.”

网上铺天盖地的全是周余棠的新闻报道。

陈嘟灵刷完国内论坛,再挂个梯子,去国外冲浪。

看不完,根本看不完呐。

看着整个世界影坛都在随着周余棠指挥棒起舞,各种角度的赞誉,就感觉情绪价值拉满了。

会夸你就多夸点,最好再夸具体点。

“嗯,自己应该算是参与其中了吧?”

从不内耗的陈嘟灵,歪着高马尾想了想,很快便说服了自己。

怎么不算呢?

大都督在拍戏,她帮忙维护鱼塘里的鱼,没少发消息聊天,逛街买礼物.

至少是有参与感的。

这军功章上有她的一半呢。

不过脑袋灵光到高考能考六百多的陈嘟灵,有时候就有点搞不懂自己老板。

就比如说现在。

每时每刻,周余棠的微信一直在跳。

除去了鱼塘里的鱼在翻腾,国内国外的祝贺的、恭维的、拉关系的消息疯狂轰炸,络绎不绝。

这么了不起的成就,说不上登顶世界影坛,但就这几天,周余棠的风头当真无人能及。

光是亲身见证参与,陈嘟灵都觉得传奇。

不过,站在风暴中心的正主,却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陈嘟灵仔细观察过,好像跟平常也没什么不同。

该吃饭工作还是照旧。

偶尔跟各路大佬客套寒暄,也没忘记养鱼,时间管理做的很好。

——也正是周余棠表现出来与他年龄并不相符的城府与气场。

像她这一类心智早熟的女孩格外感兴趣。

象山的戏份将近收官,周余棠跟孔生讨论了下后边的拍摄计划,理直气壮的开口道,

“孔导,下个月初,还要再请假一趟。”

这次大都督鸽了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开幕式红毯,但答应了作为闭幕式的嘉宾到场,却是不好推辞。

“到时候让蒋总监安排。”

对此,孔生已经习惯了,一脸淡定地点了点头,笑道:“正好,从山西到宁夏倒也不远,到时候直接过去。”

“宁夏那边,小辛已经提前过去了,预计两周之内杀青,算上刘天王这部分要补拍,下个月基本上能收工。”

“辛苦孔导。”

“我还好,辛苦蒋总监了。”

孔生轻声笑道,打开保温杯,喝了口枸杞茶。

蒋雪糅则是一脸苦笑。

凡是有周余棠参与的项目,权力构造有点特殊。

作为这个项目的制片主任,她跟导演孔生也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只对江东大都督直接负责。

蒋雪糅带着整个制片部门团队出制片表,制定剧组每天的拍摄进程,孔生则负责落实具体拍摄。

现在大都督一句话,就意味着她要推翻昨天准备的制片表,重新再排,岂不苦也?

但这就是她要考虑的事情,周余棠喝了口茶,随口问了句:“《大江大河》筹备的怎么样了?”

“前两天才跟孔导聊过,正要找您说这事小张,拿一下平板。”

蒋雪糅一抬头,身后的小助理赶忙递了个平板过来,显然是提前准备好了资料。

这部剧是根据阿耐所著小说《大江东去》改编,就是《蜗居》的那个作者,笔法内容相当犀利。

讲的是聚焦近代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发生的现实题材故事。

还是江东娱乐、正午阳光、SMG尚世影业三家联合出品。

此前筹备了有段时间,声势不弱,乃是电视剧圈最近备受瞩目的项目之一。

这些事情都是蒋雪糅在负责,周余棠并不会多过问。

此时见他扫了眼,目光突然定了定,孔生放下了茶杯。

蒋雪糅也是心里一突,身子微微前倾,开口道:“目前我跟孔导还在讨论,这份演员名单,后续也可以进行调整。”

周余棠手指点了点演员名单上的某个名字,问道:“这是谁的关系?”

蒋雪糅探头看了一眼,开口道:“易凯资本的王总。”

“是他?”

易凯资本的王然,何许人也?

曾在国际顶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工作过的高质量精英男性。

在华尔街积累了丰富的并购与资本市场经验后,转头把天赋带回国内。

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吃得很开。

世纪之初就开始做TMT、消费和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近年来开始进军娱乐圈。

搏纳集团特聘的财务总顾问,华宜上市前的资本运作,也是出自此人之手。

圈子里多家影视公司的融资和战略整合,都有此人在背后操盘的影子。

周余棠的记性向来很好。

当初在运作《鬼吹灯》项目的时候,这位王总就带着极大的诚意,曾赴江东一顾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