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笑傲江湖(新历 三)

易华伟看着碗中旋转的太极图案,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缓缓收回手指,指尖的伤口不知何时已经愈合,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红痕。

“诸位大人,可还有疑虑?”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亭内一片寂静,只有碗中药汤沸腾的细微声响。

宗室亲王们面面相觑,脸色阴晴不定。福王朱常润死死盯着那碗中太极图,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下,却浑然不觉。

“不可能……这不可能…”

朱常润低声喃喃,眼中血丝密布。

瑞王朱常浩突然上前一步,高声道:“且慢!仅凭验血之法,尚不足以证明身份!当年郑王府大火,世子尸骨无存,如何能确定不是他人假冒?”

话音未落,易华伟从怀中取出一物——半截青白玉佩,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玉佩边缘参差不齐,显然是被人生生掰断的。

“郑王府大火那夜,本王尚在襁褓,被恩师所救。……此玉佩一直随身携带,诸位可识得?”

看着易华伟手中玉佩,郑王世子朱载堉,一个已白发苍苍的老头,踉蹡着从宗室队伍中走出,颤抖着从怀中掏出另半截玉佩。两截玉佩在空中缓缓靠近,在众人屏息注视下,严丝合缝地合为一体。断裂处的纹路完美衔接,玉佩中央的“郑”字终于完整显现。

“这……这是我亲手为孙儿戴上的长命玉佩啊!”

朱载堉老泪纵横,双手捧着完整的玉佩,跪倒在地:“当年大火后,老朽寻遍废墟,只找到这半截…天可怜见,天可怜见啊!“

这一声哭喊,如同惊雷炸响在接官亭内。宗室中几位年长的亲王纷纷变色,他们记得三十年前那场震惊朝野的郑王府大火,更记得朱载堉多年来寻访孙儿下落的执着。

钦天监监正徐光启此时排众而出,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星象记录。这位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声音颤抖:

“下官查证过当年记录,郑王府大火当晚,紫微垣中帝星大亮,有流星划过天际,直坠华山方向。《开元占经》有云:'星坠而存,天命所归'。今日验身,血融太极,玉佩合璧,天象人事,无一不符!”

徐光启转身面向百官,展开手中星图:

“诸位请看,这是下官昨夜观测所得。紫微帝星旁新现辅星,光芒直指德胜门方向,与三十年前星象完全吻合!此乃天意,不可违也!”

百官哗然,纷纷凑上前查看星图。只见图上紫微星旁确实有一颗新星,位置与古籍记载丝毫不差。一些信奉天命的官员已经开始低声议论,看向易华伟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敬畏。

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突然冷笑一声:“星象之说,虚无缥缈。玉佩可以伪造,验血之法亦可作假。若要取信于天下,还需更多实证!”

易华伟闻言,目光如电射向高攀龙。高攀龙顿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不由自主后退半步。

“高大人想要什么实证?”

易华伟语气平静,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压迫感。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锦衣卫押送着几个蓬头垢面的人犯疾驰而来。为首的锦衣卫千户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禀殿下,臣等在郑王府旧址地下密室中,擒获当年纵火元凶数人!经连夜审讯,已取得口供!”

说着呈上一叠血迹斑斑的供词。易华伟接过供词,快速浏览后,脸色渐冷。他转身面向百官,声音如寒冰:

“万历十五年腊月初八夜,有人买通郑王府管事,在府中各处暗藏火油。大火起时,更派死士把守各门,不许一人逃出。”

他目光扫过几位宗室亲王:“幕后主使何人,供词中写得明明白白。”

此言一出,宗室队伍中几人面色惨白。瑞王朱常浩突然厉喝:“胡说八道!这是栽赃陷害!“他转向百官,“诸位同僚,此人来历不明,如今又弄出这些所谓'证据',分明是要离间天家,乱我大明江山啊!”

工部侍郎赵世卿突然站出来,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下官近日整理工部旧档,发现万历十五年郑王府修缮记录有异。当年负责修缮的工匠在工程结束后全部暴毙,而账册上记载用的都是易燃的松木,而非规定的楠木。此事先父曾密奏先皇,却被压了下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浮现,接官亭内的局势逐渐明朗。支持易华伟的官员开始站出来发言,而反对者则面色阴沉地退到角落。

钦天监的五位博士此时齐步上前,跪倒在地:“天象所示,血验为证,此乃真龙天子,臣等愿以性命担保!”

就在这纷乱之际,易华伟突然抬手。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笼罩全场,所有人都感到胸口一窒,不由自主安静下来。

“够了。”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接官亭内鸦雀无声。易华伟环视众人,目光最终落在那些面色惨白的宗室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