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系少一些的北方,越是靠近长安,城市的卫生环境越好,北方人也就还有时间忙着学认字,写医书。

识字的人很受欢迎,被轮流请去写医书,写多了自己都略懂医理。

有些靠着口口相传的医巫们,因为纸张和印刷术的发展,有了更多接触书籍的机会,开始脱离巫术,越来越靠近科学的医学。

曾经的医巫教训自己家中的子孙们:“你们好好学认字,日后家族的医书靠你们了。”

临时开办起来的家中学堂里,男男女女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好!”

没机会识字的自然也不会是多大的家族,所谓的学堂也不过是临时收拾出来的药房,还飘荡着草药的气味。教授的夫子比较特殊,是一名祖上犯罪后被连累贬为官妓的女子,昔日的千金小姐自然是识字的,还颇通乐器、女工。

在天幕提出青楼多疾病后,哪怕是官妓也少了很多生意,于是管理者终于开始允许官妓从事别的生意。

比如是这样,名义上是出钱请人上门表演,实际上是在当夫子。

真正的贵族不好请,但是这样曾经也是贵族出身的女子,是不少人家想学字、尤其是家中有女孩子,最好的选择,又可以学字,还可以学女工、学绘画舞蹈、学那些大户人家小姐才有资格学的才艺。

官妓本人也很愿意,陪同来监督兼打下手的婆子也乐得轻松,看着一群小孩叽叽喳喳学字,一会又写错了,笑得乐不可支。

花钱请人的医者也在听课学习,同时观察着儿孙谁学得更快。现在也顾不上什么男女,谁更有天赋就行。大汉已经有一个女神医义妁,他家若能再出一位女神医,他高兴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