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必称重,大家都知道这良种是真的高产,然后平熙帝便招呼宫人把腊肉炖土豆给端上来,让大家尝尝味道。
“原来真是炖腊肉的香味啊!”不少人恍然大悟。
这宫宴上一向热腾腾的菜式极少。可这腊肉炖土豆是采用了王晴建议的法子,早上就炖熟了,然后没有掀锅盖就放着,一直等到宫宴快要开始的时候,才又重新烧火加热。
此时,里头的土豆已经叫腊肉的风味渗透了进去。虽然吃着没有刚刚出锅的时候绵软,但美味更甚!
吃着美味,众臣总算注意到有几家人好似并不怎么惊讶,其中便有贾家跟王家跟林家,还有皇后娘家的张家,而这几家都跟贾家有姻亲关系。
这良种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说实话,便是王晴是个女子,她也能从此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平熙帝这三个多月也不是干看着什么也没做。而是根据王晴调查到的结果,找到了第一个把土豆带回来的海商。
那海商只出海过那么一次。因为总体不赚不赔,又见家中娇妻生了儿子,把带回来的东西变卖之后,又卖了海图跟船只,回家乡做富家翁去了。
恰好他老家也在金陵,又因为田庄跟贾家祭田还算近邻,就把土豆献给了贾家。
贾家那时候虽然显得落魄,但家中奴仆也不是每个人都奸猾成性,正好那海商找上的是王夫人买通了安插在金陵的人手。
所以这土豆就落在了王夫人手里,这才第二次收成呢,王夫人就变成了王晴。
而王晴见厨房拿出了地三鲜,就以为这土豆已经在本朝普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深究。
不过,她倒是一直在自己的庄子里种植。后来周边的农户见此偶尔也有上门讨要种子的,那些庄头庄户们被重新清理过,自然没有骄横跋扈的样子。虽然不是每一个上门的农户都能成功,但这土豆也勉强在周边传开了。
后来王晴走了一趟江南,这才发现土豆居然没有普及开来,于是才有了跟平熙帝献宝的事儿。
想起这些,王晴就忍不住脑门儿冒汗,若真是她耽误了这土豆的推广,岂不是间接害了不少人?
趁着高兴,平熙帝当庭宣布封贾政为丰裕侯,王晴为超品齐国夫人,另外还有各种财物赏赐,最后又封了那海商为紫薇舍人,赐千亩田庄,黄金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