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看着王晴失去一贯端庄的样子吃着火锅,却只觉得岁月静好,心里也奇怪为何他们你能在决裂几十年后,又重拾新婚时候的甜蜜。
甚至此时他们居然培养出来一种默契,那种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教对方知道自己所思所想的默契。
不过,这是贾政对王晴,而王晴对贾政可没这样的感觉,她只觉得,最近贾政这老头子变得有点黏糊,她又不是情商低得分不清是否有人对她动了心思。之所以不动声色,不过是彻底忽视了贾政的感情而已。
哪怕惜春跟忠顺亲王世子相处得不错,王晴跟宫里的元春还是察觉到了危机,平熙帝看起来是真的不喜欢当年跟着太上皇的那些勋贵。就连贾家跟王家这样对他有大贡献的人家,他在掌权之后也开始防备起来。
王晴只是一个普通人,哪怕有如此不普通的经历,也无法将她改造成一个政治人物,她能察觉到这些,全靠从小说里获取到的一些经验。而元春,则是真实地从蛛丝马迹里头推断出了平熙帝的想法。
元春没有把这些事对司徒恒有丝毫隐瞒,并把自己刚刚做下的决定也告诉了他,“母亲不能眼睁睁看着你父皇对荣国府生出忌惮之心。所以母亲决定再生一个孩子,最好也是男孩儿。”
司徒恒七岁以前那真是过得轻松愉快,元春也不着急给她启蒙,整日里就放任他玩耍,只要他的品性没有问题,她什么都不计较。
自从司徒恒被太上皇提留出来之后,元春就开始转变对司徒恒的一些态度,比如开始对他不再隐瞒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开始告诉他,他的父王变成了父皇之后,他内心里的对他的态度也要有所转变。
迄今为止,司徒恒都做得很好。在平熙帝眼里,他一直是那个被宠爱得十分直白的孩子。虽然聪明,但那种聪明劲儿从来不对他使。
元春一说,司徒恒也明白了她的打算,元春继续说道:“母亲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给你添一个弟弟,便是真得了,我也不敢保证对你跟他能一碗水端平。但他的本就别有目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司徒恒尚且不能想象元春所说的光景,但上一辈里头就有现成的例子。
甄贵妃的长子忠平亲王,一出生就给甄贵妃带来了贵妃的荣耀,加之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慧,很得太上皇喜爱,所以甄贵妃将他放在心尖尖上。
而后头所生的次子忠顺亲王。因为跟忠平亲王年岁差距很大,又不是甄贵妃期盼而来,再加上甄贵妃那时候年纪大了,精力不足,便对忠顺亲王放养了。
而忠顺亲王身边的宫女太监们因为甄贵妃的态度,也跟着对忠顺亲王忽视起来,有一次甚至他在御花园里落水了,半晌都没人搭理。若不是平熙帝恰好经过将人救起,忠顺亲王怕是要夭折在那儿了。
这就是忠顺亲王从小就跟平熙帝走得近,还对他死心塌地的原因了。
元春就是看到这个现成的例子。所以虽然眼下已经做出了决定,却不知道将来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