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这个彩礼是给女方父母的,带不带回来,全凭女方父母说了算。

村里也有疼女儿的,会给带回来一部分,甚至也有全部带回来的,但是像李如洗那样,没有彩礼,男女双方等额出资买房是绝对不可能的。

也不可能像很多城市里的小夫妻结婚那样男方买房,女方装修或陪嫁车之类的。

林翡翠的父母则是自己收下全部彩礼,一分钱也没让林翡翠带回来,结婚时只陪嫁了六床被子。

当然,所谓的“结婚”,其实就是办酒,因为林翡翠没到法定结婚年龄,所以只能先办酒,等到了结婚年龄再去补办结婚证。

即使在村里,像林翡翠父母这样,一分钱彩礼都不给女儿带回来,也是比较少见的。

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林翡翠有个哥哥,她的彩礼要拿去给她哥哥娶媳妇用。

但是对于黄家而言,自然是很不高兴,连带着对林翡翠也是各种看不顺眼。

“买来”的媳妇,在家里怎么能挺得直腰杆做人?

刚结婚时还好,丈夫对她还有个新鲜感,毕竟十七八岁的少女,虽然说不上多漂亮,也是青春鲜嫩的,公公婆婆心里不高兴,也只是在家里抱怨亲家,嘀咕嘀咕儿媳妇罢了。

等到生完孩子,一切都变了。

首先,她生的是个女孩,公公婆婆就不高兴了。

这点如今哪怕在较高阶层中也是没能彻底改变的观念,更别说在农村了。一听说是女孩,婆婆脸就拉下来了,公公更是直接哀声叹气,扭头就走。

而她生孩子,她自己爸妈根本就没露面,因为嫂子刚刚生完孩子也才一个多月,他们要照顾嫂子和孩子。

一直到过了十来天,她妈才拿了五十个鸡蛋来看了她一次。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养老是靠儿子媳妇,所以女儿是外人,她妈妈反而要讨好着儿媳妇。

若不是林翡翠的记忆中清清楚楚,李如洗几乎不敢相信当代还有这样的地方,这样的观念……若不是手机微信抖音那些也在记忆里清清楚楚,她几乎怀疑这是旧社会了。

在医院住了两天回家,孩子几乎就扔给林翡翠自己带了。

在传统中号称不能沾冷水、必须卧床休息的坐月子期间,婆婆只管每天给做两顿饭,一顿小米粥加红糖,一顿面条。

自己妈妈更不会来照顾她。

月子中心和月嫂更是天方夜谭。

她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丈夫。

可是就如同她从一个少女突然变成妈妈很难适应一样,丈夫黄成林也很难适应突如其来的父亲角色。

照顾孩子本来就是一件苦差。

尤其当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

没钱买优质的尿不湿,只好换尿布,每天总是要洗尿布。

孩子总是哭,饿了哭,渴了哭,拉了哭,尿了哭,困了哭,醒了哭……

营养不够,奶水不足,孩子吃不饱,就哭得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