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油脂做出来的是豆皮?”
“这算什么?”
张学舟使用秦炉八号酿制了八炉豆腐。
他也搞出了一些淮南王都没弄出的东西,一种豆子的油脂皮层,晾干后宛如劣质皮革,放入汤水中煮后食用时又有嚼感,沾了汤汁后味道极好。
明明只是一种马过冬时的饲料,但加入石膏水后不管怎么做产出的都是食材。
张学舟无力吐槽这种神奇的衍生方式。
这种方式的神奇在于不管怎么做都有产出,不管怎么做都是对的,甚至于过滤的豆渣都能拿来做食物,只要稍微发酵就有较为独特的风味。
仿若一个六边形战士,豆子结合石膏水后产出的一切没有废料可言,每一项都很能打。
作为一种曾经处于边缘近乎淘汰的食物,已经不能对豆子苛求再多。
“内外丹结合的方式太巧妙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衍生的方式!”
如果要硬掰缺陷,张学舟觉得豆腐的级别太低了。
若将豆腐换成某种丹药,丹药渣渣可以治小病,丹药汤可以治大病,低档丹药可以恢复气血和法力,中档丹药可以助推修行,高档丹药可以用于破境,极品丹药可以起死回生,一种配方实现数种妙用,最为关键是容易炼制,普通丹师都能炼制成功,那将会让整个修炼界日月换新颜。
制作豆腐的对比就是这么一个对比,张学舟也只可惜没法运用到其他方面。
他看着丹房中诸多陈列的药材药草,又看向新帝安排人炮制好的紫灵芝和黄精,还有容添丁送来的妖丹等物。
如果需要在造化丹中塞入一种外丹矿物,张学舟觉得那会是画蛇添足。
豆腐的内外丹巧妙结合方式确实很难重复。
他反反复复推敲了数遍无果,最终开始小心翼翼研磨妖丹,准备开始自己第一次炼制造化丹。
八炉豆腐让张学舟对秦炉八号有了足够的熟悉,各种标准几乎熟练于胸,成与不成则只有试过才清楚。
来来回回调试形成炼制造化丹的规矩后,张学舟觉得自己炼制造化丹的品质好坏不说,他炼制的成丹率会是百分百。
但在达到百分百成丹率这个标准前,张学舟心中也没把握自己到底会失败多少次,丹房的这些材料又是否经得住挥霍。
“丹来!”
一步步的步骤在张学舟脑海中刻印,他最终开始了自己单独炼制造化丹之旅。
没有像部分散修那样一颗两颗三五颗炼制,张学舟投入的份量是成丹五十枚。
这意味着他所有材料都是五十份,包括用于充当药引子的妖丹粉末。
从弘苦那儿交易而来的妖丹还不够他测试五次,而涉及药草药材方面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