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的盛京是浸在血里的,皇位交替,总是铺着累累白骨。
秦淮军与边境龙虎营守在了盛京城内,扶苏在皇宫外的霁王府落了脚,流水一般的折子飞入了书房,书房的灯一夜未熄。
如此脚不沾地忙了好几日,才算是把各路人马安定下来。当今圣上——楚珩,倒是一个识趣的,深知自己不是做皇帝的料,连夜写了禅位诏书,将皇位禅让给了扶苏。
好不容易新旧政权更替的适宜处理好,礼部那边就开始张罗新帝登基的事宜。
登基定在了半个月后,钦天司算到秃头才算出来的大好吉日。
朝中上下忙得人仰马翻,扶苏更是忙得觉也睡不上,军队去留要安排,镇守边境的三军将军要重新选一个,盛京军统领也要重新提拔,还要逐一剪除姜如姬留下的心腹,顺带过目登基的各项事宜。
为了方便,扶苏暂时住在了承安殿——历代皇帝的寝宫。
各路江湖高手被安置在了霁王府周围买下的院子,楚亦晟被自己兄长抛下,和墨卿留在了霁王府里,每日都被各种江湖高手指点武功,同样忙得脚不沾地。
可喜的是,楚亦晟从一个比较能打的少年,长成了一个非常能打的少年。
自从曲清衡亲眼看见了曲清深死了,墨卿就很少在看见他的踪影,只知道他还没离开盛京。
日子在折腾楚亦晟中无声无息淌过,终于等到了登基大典。
史书记载——
太和元年,三月二十六日,霁王楚晏登基,改年号为太和,史称昭帝。
盛京的天澄澈如洗,映得宫中的琉璃瓦泛出一片粼粼金光。飞檐上盘旋的五爪金龙冷冷睥睨着各国使臣与入宫的大臣们。
楚亦晟身为皇子,自然是离扶苏最近的。墨卿本意是远远看上一眼就走了,硬是被楚亦晟软磨硬泡拉上了。
他前两日刚被封王,面对这个小王爷,墨卿忍不住又心软了。